第三十章 跨大西洋标准出版业务-《大不列颠之影》


    第(3/3)页

    而1803年美国从法国手中收购路易斯安那的土地,也是由巴林银行牵线搭桥并提供融资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长期代理美国公债在欧洲的发行业务。

    自从老巴林爵士去世后,由于长子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加入辉格党并决议参政,所以家族领导权便交到了次子亚历山大·巴林爵士手中。

    而巴林家族与美国的关系不仅没有变浅,反倒还逐步加深。

    因为现任掌舵人亚历山大·巴林爵士的妻子安妮·巴林夫人,就来自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富家族宾厄姆家族。

    正因如此,弗朗西斯·巴林才在给亚瑟的亲笔信中信誓旦旦的向亚瑟保证,一旦巴林家族参股帝国出版公司,那么他们将会尽力协调美国政府,推动他们进一步修改1790年《版权法案》,尤其是要加强帝国出版公司旗下作品的版权保护。

    虽然亚瑟并不认为结局会像是弗朗西斯·巴林对他吹嘘的那么好,但至少巴林的参股绝对有利于扼制美国出版商对英国文学作品肆无忌惮的盗版现象。

    即便不能彻底根除,但能抓几个典型,逼着那帮乡巴佬来伦敦谈判也好。

    毕竟按照现行的美国《版权法案》,美国出版商盗版《英国佬》甚至不违法,因为不论是美国的版权法还是专利局,都不保护外国人的权利。

    美国政府不仅不排斥窃取欧洲的版权和专利,甚至还公开鼓吹和支持。

    华盛顿就曾经对多次在英国入狱的美国商业间谍托马斯·迪格斯不吝赞美,认为他“不仅友善,还充满热情”。

    而且他还曾经推荐英国商人豪厄尔到弗吉尼亚设厂,甚至专门嘱咐州长不要公开豪厄尔姓名,避免给后者在英国惹麻烦。

    享有“美国工业革命之父”美誉的塞缪尔·斯莱特曾经是英国的纺织厂学徒,然而他却违反英国的《禁止工业机器出口法》,把水力纺纱机技术带到了美国,为此他直到现在都被家乡人骂作叛徒。

    而波士顿商人弗朗西斯·洛厄尔的发迹,靠的就是早年在英国工厂常年卧底窃取的动力织布机技术。

    虽然亚瑟明白后发国家几乎都得依赖窃取来的产权提升生产力,在德意志是如此,在美利坚也是如此。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你怎么敢不拿约克的爷当爷呢?

    如果巴林家族愿意支持《英国佬》在美国进行版权保护,或者更进一步的直接在当地开展业务,那帝国出版公司甚至可以直接白送一部分股权。

    更别提,巴林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投资了大部分英国在建铁路,有了他们的帮助,英国佬拿下火车站书报摊专营权简直易如反掌。

    因此,在亚瑟眼中,演砸一部芭蕾舞剧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除去《仙女》这样的轰动一时的大作,绝大部分的芭蕾舞剧都是穿插在歌剧等重头戏之间的调味料,其地位本就称不上特别重要。

    如果这部戏没有大仲马、门德尔松和佩蒂帕的署名,那这部戏简直毫无价值。

    但是问题就在于,以亚瑟的人际关系网,他完全有能力量产这些被阿尔罕布拉剧院视为珍宝的芭蕾舞剧。

    “嗯……不过既然您极力推荐莉莉小姐,我想我绝对有必要安排时间与她见上一面。”亚瑟沉吟一阵:“不过保险起见,我还是希望您能帮我与塔里奥尼小姐牵线,哪怕她没有时间出演,但是有她从旁监督筛选,我们肯定能够选出一位合适的人选。”

    亚瑟满嘴都在谈论着芭蕾舞剧,但康罗伊的心思却已经不在演出机会上了,他更在意的是《自然》,以及《自然》背后的成为皇家学会成员的机会。

    他满口答应亚瑟的请求,但是虚荣心作祟之下,他又开始打听起了很少在意的自然哲学:“当然,您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我也很乐意为你们牵线搭桥。可是,抱歉,我这么说或许有些不解风情,但是难得见到您,我还是想要多和您探讨探讨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亚瑟笑着回道:“您也是一位自然哲学的研究者?您是专心于哪方面的学问?化学?博物学?电磁学?抑或是……数学?”

    “我称不上是专业的研究者,也没有具体的研究领域,但我确实对自然哲学很有热情。”

    康罗伊满脸笑意:“您知道的,我一直都认为,自然哲学在王室教育中是缺失的一环。虽然主教们在给维多利亚公主上神学课时也会普及一些自然哲学知识,但是仅凭这一点,真的很难跟上时代。为了弥补上这一点,我课余时间总会自学点自然哲学知识,我常看的杂志里就包括了您创办的《自然》。”

      

    


    第(3/3)页